郝渊深吸一口气,从签筒中抽出一支红色的令箭,刹那间全场顿时鸦雀无声,连孩童的啼哭也奇迹般地停止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那决定性的时刻。
刽子手们举起明晃晃的鬼头刀,阳光下,刀锋闪着冷冽的光芒。只待令箭落地,一百七十三颗人头便将滚滚落地。
要杀的人太多,刽子手不够怎么办?
很简单,想报仇的人太多了……
鲁德双目紧闭片刻,又不甘的瞪圆了双眼,他要看着死亡的到来。
“行........”
几乎同一时间,一声急促的呐喊从远处传来:“刀下留人!”
伴随着急促的马蹄声,人群如潮水般分开,一众骑兵快马飞驰而至,马上的余合满身尘土,高举着一卷黄绫包裹的文书,纵声高呼:
“此案尚有疑点,暂停行刑!”
郝渊眉头紧锁,手中的令箭悬在半空。一时间颇有些不上不下的味道。
他去过大同,自然认得余合,可此刻心里却不住的骂娘:你早干嘛去了,在这演话本呢.....
“余千户,此乃朝廷钦定要犯,刑部明令处斩,岂是说停就停?”
余合翻身下马,大步走上监斩台,将文书递给赵如海,低声道:“郝大人,巡抚大人已得新证据,鲁家一案恐有冤情。这是巡抚的手令,请过目。”
郝渊展开文书,仔细阅读,脸色阴晴不定。
这时候台下的人群却开始骚动起来,人们不明白为何突然停止行刑,纷纷叫嚷起来。
“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砍了?”
“那人是谁?敢阻挠行刑?”
“莫非鲁家又要逃脱法网?官官相护啊!”
议论声越来越大,在场的都是太原百姓,哪家没有死过人,就盼着斩杀元凶给家人报仇。
此刻见了哪里还能忍,立刻有人开始向前拥挤,纷纷纵声高呼:“杀了卖国贼!”
“为何还不行刑?”
“给死难的百姓报仇”
“朝廷也要包庇鲁家吗?”
“我们不服!”
这就是话本和故事的区别,百姓不是背景板,都是有血有肉会思考的人。
郝渊面色凝重,他深知太原百姓对鲁家的仇恨。
城破之痛,家园被毁之恨,都需要一个宣泄的对象。
此刻若不行刑,恐生大祸!
郝渊看完手令,抬头直视余合,一狠心便咬牙道:“余千户,单凭巡抚手令,恐怕不足以暂缓行刑。除非你有陛下新的旨意,否则本官难以从命。”
余合没料到这位居然不听命令,有心发作可场合有不对,想了想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劝道:“郝大人,巡抚大人已八百里加急上奏朝廷,请求重审此案。而且已经有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了鲁家是冤枉的,郝大人不可自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