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咋把那事给忘了!
齐保民匆匆跑到自个小办公室將压在煤油灯下那一叠皱巴巴的纸抽出:之前公社下的扫盲任务,要求每个村都办夜校。
咱村的话拖延有段时间了,正好你儿子这两次给村里出了不少力,你又是个识字的知青文化高,还稳定。
大队这次收到的任务他正愁著呢。
以前村子还能每年一波知青下乡安排进村,可因为生產力加上前几年灾年缺粮,陆续知青都被安排到其他村子去了。
扫盲老师这项任务跟体力活不同,得识字,得读过书,得有书卷气,得不要求多。
要是本村人的话就更好了!
起码杨知青三个孩子都是村里的,这两次事件也出尽风头对村民们有说服力。
我…
…
杨美华犹豫不决,她知道这个机会是这辈子都难遇的。
而且比下地干活好很多,不会这也疼那也疼, 可她十多年没拿过笔,没写过字,来任职村里的扫盲老师孩子们会接受么?
可別我我我了,工分可是按整劳动算的,和下地干活差不了多少,村里的孩子有人管能识字,那可比什么都强。
齐保民这也没说虚假话。
村里的孩子都识字了以后出门在外也有个保障。
他们村总户虽少,可识字的人多肯定会把其他村给比下去。
若换作其他人齐保民真不一定將这个职位给对方,因为许国豪那孩子是新的守山人,他才给这个机会的。
也算是给孩子一个面子吧。
杨美华也认清现实,爽快答应了下来:行,我干!
谢谢您齐书记。
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她还总是懦弱犹豫的话,以后就真找不到这么好的活了。
那可是老师!
齐保民点头满意她的回答,要是她还在那拖著拿不定主意,他也不会再给机会的。
杨美华保住了这唯一的机会。
那成,明天开始村子里就会统计报名,明晚戏台地那边改成教室到时候你过来就好。
你不是有三个娃么?
也可以一起带过来一起教。
杨美华想到家里三个孩子都能认字读书也是好的。
亏她还是个知青读过书的人。
孩子长那么大了,她只教过几个孩子写自己的名字而已。